金剛經寫禪的第21堂課,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見輝法師開示

金剛經寫禪的第21堂課
目錄

金剛經寫禪的第21堂課

諸位知識,諸位居士,這一支香-金剛經寫禪的第21堂課,我們繼續談金剛經》第十五分〈持經功德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校量聞經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這一分主要是透過比較,讓大眾了解持金剛經的功德。一開始,佛陀就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一日分成三分: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

初日分 – 早上

中日分 – 中午

後日分 – 晚上

初日分,指的是早上;中日分,指中午;後日分,指晚上,意思就是從早到晚,都以恒河沙等身來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校量聞經功德

布施裡面有財布施、法布施,跟無畏布施。如果有人用生命來布施,其實這是非常不得了的殊勝功德;但是如果有人聽聞經典,生了清淨的信心,深信不疑,是超過用無量百千萬億劫的生命,來布施的功德。

佛陀這樣的比較,聽起來有一點誇張,但是前一分佛陀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因此,我們要相信,佛陀不隨便做這樣的比較,既然佛陀會做這種比較,表示一定有很深刻的內涵。

況顯兼說功德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接下來佛陀就講,不只是生起信心,更何況還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法華經》〈法師品〉五種法師

蕅益《法華會義》:「此品明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

法師分為五種:

書寫的法師

受持的法師

讀經的法師

誦經的法師

解說的法師

《法華經》〈法師品〉,說到有五種法師:一個是書寫的法師,第二是受持的法師,第三是讀經的法師,第四是誦經的法師,第五是解說的法師。

過去印刷術不發達,書寫經典是一種流通經典的方式,也是一種修行。當我們了解經典的內容之後,還可以為人解說,能夠推廣,這種發心,是勝過用無量的生命來布施。

約教理顯德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佛陀說:「以要言之,最切要的來說,金剛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約行果顯德

金剛經「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部經佛陀為誰而說呢?佛陀所說的法,都是應病與藥。古德說:「說法不應機,猶如閒言語。」金剛經是為誰而說,會有這麼不可思議的功德呢?因為這一部經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金剛經「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金剛經》〈善現啓請分第二〉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一部經聽聞之後,會發菩提心。一開始須菩提就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可知這一部經,是佛陀為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所說的。

大乘行者

發了菩提心,又能夠堅持,依著金剛經裡面的道理來行持,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為什麼?因為發了菩提心,發了大乘心,就是大乘行者

大乘行者 – 以平等悲願自利利他,「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金剛經》〈大乘正宗分第三〉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發大乘行跟小乘最大的差別,就是發菩提心的修行人,他的修行目標,不是只有自己成就,而是所有一切眾生。

不管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不管是哪一種眾生,哪一種層次,認識、不認識,喜歡、不喜歡,通通都發一個平等的悲願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我願度化一切眾生,而且是讓一切眾生,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是每一個眾生都成佛,我就會成佛。有這樣的發心的人,他就是真正的發菩提心。

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可是這個發心,說起來容易,能夠堅持到底,其實是非常不簡單的。因此如來就說,如果有這樣的人,他就是叫做荷擔如來家業的大乘行者,最上乘的行者。

如何荷擔如來家業

《易經.坤卦.文言曰》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一般的世俗人知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一句俗話講:「富不過三代。」都是在講這個家族,在傳承的過程當中,如果沒有好的延續,這個家業不能夠長久。

佛陀的家業,佛陀的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所以如來就像我們的父親,家業當中的大家長,大家長把家業傳承下來,我們後世的弟子,應該要如何把這個家業,繼續承擔下來呢?

如來的家業:以利生為事業,以弘法為家務。

《華嚴經》卷第七十九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方便善巧為父,檀波羅蜜為乳母,尸波羅蜜為養母,忍波羅蜜為莊嚴具,勤波羅蜜為養育者,禪波羅蜜為澣濯人,善知識為教授師,一切菩提分為伴侶,一切善法為眷屬,一切菩薩為兄弟。」

如來的家業是什麼家業?就是弘法利生的家業。以利生事業,以弘法家務。在《華嚴經》第七十九卷裡,彌勒菩薩善財童子介紹菩薩的家,家族成員有

般若波羅蜜為母,方便善巧為父,檀波羅蜜為乳母,尸波羅蜜為養母,忍波羅蜜為莊嚴具,勤波羅蜜為養育者,禪波羅蜜為澣濯人,善知識為教授師,一切菩提分為伴侶,一切善法為眷屬,一切菩薩為兄弟。」

如來之家菩薩是我們的兄弟,所以我們大眾在道場當中,彼此之間都互稱為師兄,大家就像家庭當中的兄弟姐妹一樣,一起行菩薩道。

《華嚴經》卷第七十九

「菩提心為家,如理修行為家法,諸地為家處,諸忍為家族,大願為家教,滿足諸行為順家法,勸發大乘為紹家業,法水灌頂一生所繫菩薩為王太子,成就菩提為能淨家族。」

菩提心為家,如理修行為家法,行持六波羅蜜

如來之家的家法家教是什麼呢?

以「菩提心為家,如理修行為家法,諸地為家處,諸忍為家族,大願為家教,滿足諸行為順家法,勸發大乘為紹家業,法水灌頂一生所繫菩薩為王太子,成就菩提為能淨家族。」

我們看到這一段,彌勒菩在講菩薩的家,如來的家,以及家法和家教。我們家族的成員就是六波羅蜜,所有發菩提心的人,都會以六波羅蜜為行持,因此發菩提心善男子、善女人,自動就成爲如來之家的家族成員。

續佛慧命

《金剛經》所提到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就是佛的弟子,成爲佛陀的弟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如來這個大家長的理念,以及他的發心繼續延續下去。

佛法的弘傳是代代相傳,法則以心印心,雖然我們的色身來自不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如果我們發了菩提心,這些所有的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大家都同得法性之身,不分彼此,佛的弟子在這個時空當中,繼續延續佛陀的理念以及教法。

金剛經裡面,教大眾要發菩提心,「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菩提心的殊勝功德,以及它的妙用,那麼就等於把佛陀的家業,繼續延續下去。

這就是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思,因此我們身為佛弟子,就應該要有這樣的承擔。

我們發心受持、讀誦這部經,發心守護這一部經,發心流通、推廣這部經,就是真正發菩提心、發了最上乘之心。

約依處顯德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最後佛陀就講:「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凡是供奉經典之處,或者是有善男子、善女人發了菩提心,依金剛經的內容來行持,乃至於讀誦,就會有天、人、阿修羅前來護法。當知此處,就像是佛的塔廟一樣,就像是佛在一樣。

我們看不到天、人、阿修羅,在這個地方恭敬作禮圍繞,但是我們要相信,佛陀所說的教法,的確就是很重要的這個持經的功課。

我們當然不是為了要一切天人來護法、來讚嘆而修行,但是只要我們願意荷擔如來家業,這個世間因為多了一份發心,而讓這個世間,得到多了一份的功德效應。

《金剛經靈驗錄》魏旻持誦金剛經延壽

《金剛經持驗錄》上,曾經看到很多的,持誦金剛經的殊勝功德。其中在唐朝有一位魏旻居士,他是在貞觀年間得病身亡,結果過了幾天之後,又再甦醒過來。他就告訴家人,在這幾天當中,他被冥使帶到冥府的過程。

當時同時被拘捕的共有十多人,其中還有一位和尚。到了這個閻羅殿上,閻羅王首先就問這個和尚:你一生曾修過什麼功德?這個和尚就回答:我平生只有持誦《金剛經》

閻羅王聞言就合掌,很恭敬地讚嘆說:善哉善哉,法師受持讀誦《金剛經》,當得生天的果報,為何來此呢?話都還沒說完,出現天人散花飄香,就來迎接法師升天去了。

閻羅王他就責罵這個鬼吏,他是怎麼搞的,竟然把和尚給錯抓了!仗責鬼吏五十下。

輪到魏旻的時候,閻羅王就問:平生修了什麼功德呢?魏旻就回答:我生平從來沒有讀誦經典,只有讀前朝有一位大文豪,他的文章,我對他的文章是滾瓜爛熟。

閻羅王就說:你認識這一位大文豪本人嗎?他雖然文章寫的好,但是他是一個大罪人,你知道嗎?魏旻回答:我雖然讀他的文章,但是我不認識他本人。

閻羅王就派鬼吏帶著魏旻,到這一位大文豪受報的地方,只看到一隻大烏龜有數個頭。鬼吏就告訴魏旻說:這位就是你最崇拜的大文豪。

他們又繼續往前走了幾步,就看到一個人,自稱就是那個大文豪本人。他說:我生平喜歡引經據典做文章,毀謗佛法,也因為這樣的過失,這個罪報就在地獄當中,受盡各種責罰,苦不堪言,剛才你所看到的烏龜就是我。

鬼史帶著魏旻回到殿上,魏旻就向閻羅王稟告:我已經見過那個人了,我現在要怎麼辦?閻羅王說:我查了一下生死簿,發現你的陽壽未盡,這個鬼吏這一次又是誤抓。

但是既然你有這樣的因緣,我希望你看到你所崇拜的人,又看到和尚因為持誦《金剛經》而升天,現在放你還陽,切莫再毀謗大乘經典,務必要勤修福慧,才能得善報,而且最好你一定要把這一些事情,來勸發他人,讓世間人不要再毀謗大乘經典。

魏旻甦醒之後,到各地的寺廟去尋找,後來終於找到一座寺廟,裡面有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魏旻聽了之後,馬上來請法,把這一部金剛經請回去之後,日夜不停地念誦,把全部的經典背得滾瓜爛熟,經讀、誦持,不敢懈怠,而且把自己曾經的這一段經歷,到處去告訴所有的人。

遂州向來是蠻荒落後之地,殺生、捕獵造罪的人很多,當魏旻到處去推廣《金剛經》之後,大家都發菩提心,而且開始發心受持、讀誦《金剛經》,把原來的陋習都改了。

到了四月十五日,突然有一個人騎著白馬,而來到魏旻面前來說:當日拘捕你時,你僅有兩年的壽命;放你返陽之後,你已經受持《金剛經》一萬遍,而且勸化他人除惡向善,廣植功德。

平日又讀誦般若經不錯,以此無量的功德,得以延年到九十,壽終必生淨土。聽完之後,這個魏旻更加的用功,更加的有信心。

《持驗錄》當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當然我們不是只是心生羨慕,為什麼好像別人讀經,就都會有很殊勝的感應跟功德。事實上讀經不是在求感應,但是讀經一定有功德。

什麼功德?至少我們在今天,一整天在聽聞佛法,在發菩提心在學經;或者是一整天受持讀誦,萬緣放下,一念淨心。

這一整天的功德,從消極的來講,沒有造作惡業,沒有到處攀緣,也沒有說人是非。眼睛看到的是經,耳朵聽的是經,心裡想的是經,身體寫的也是經,身、口、意都在清淨的法界,這一天就是無上的功德。

金剛經寫禪的第21堂課
金剛經寫禪的第20堂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離相寂滅分第十四(下) 見輝法師開示

心淨則國土淨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

《淨土經》裡面講到,在娑婆世界從早到晚,不起瞋心,不起煩惱心,一日淨修無漏之業,如此的功德,勝過在淨土為善百年的功德。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所以我們不要小看自己,只是靜下來,在這一天聽著經、讀著經、寫著經,乃至於心裡跟般若智慧相應,因此所有的天、人、阿修羅,他們是佛陀的護法,他們感應到我們的心的念頭,他一定會來恭敬作禮圍繞,來這個地方來供養、來護持,守護著道場。凡夫是肉眼,所以看不到天、人、阿修羅前來供養。

修行精進,護法神必定護持。

以前有一位老和尚,他每天都會在禪房當中靜坐。有一天他在靜坐入定的時候,他就看到在另外一方的僧房的上方,有好幾位護法神在守護著。

剛開始這些護法神的表情都很虔誠、很莊嚴、很專心,似乎在聽什麼內容,可是漸漸的,這些護法神的神情就很奇怪,慢慢的就現出很生氣的樣子,到後面甚至於就散光了。

和尚出定之後,他覺得很奇怪,就找了當時在這個僧房當中,的兩位僧人來問話。他問說:你們剛才在做什麼呢?這兩位僧人就說:我們剛才在談論佛法,就是我們今天聽了佛經之後,在談論在討論,我們在談法。

和尚就說:那後來呢?談到後來呢?這個僧人,他們兩個就開始吱吱嗚嗚,講不出來。

和尚就告訴他們:你們兩個一定是在散心雜話吧,因為我在定中,就看到這些護法神本來很歡喜,在聽聞你們二位的談論;結果到最後,就開始生氣,甚至於遠離你們兩位,可是你們兩個在這個時候,失去正念了。

我們一定要知道,有時候雖然沒有看見,可是我們的心,雖然無形無相,可是心如果是智慧正能量,它會充滿了光明;如果心起了煩惱,起了無明,它就會充滿黑暗。

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所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為什麼來供養這一部經呢?因為這一部經,這個經典所在之處,就像是佛一樣,佛陀在這個世間,宣說著無上的妙法,因此這些護法就來護持佛法。

發菩提心,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即為天、人、阿修羅所護持。

我們來誦經,發的心是菩提心,跟佛陀所說的菩提心相應。心以心傳心,以心印心,當我們在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之時,我們的心就跟如來的心沒有差別,所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也跟我們的心相應,而來護持,恭敬來供養。

從自己的身、口、意,開始發心。

也希望大眾,不要小看自己來發心寫這一部經,我們也不要小看,自己在這個時間,聽聞這一部經。從自己的身、口、意,開始來發心來用功,自然就在淨化這個世間。

一傳十十傳百,如果在這個世間,在在處處,到處都有經,我們要推動百萬造塔的活動,就是希望在這個世間,能夠至少有一百萬座,《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之塔來流通。

如果有百萬座佛塔在這個世間,等於在在處處都有這一部經典,那麼世間就會有諸多的菩薩、護法,現身來護持。

智慧的信仰,超越人種、地域、身分。

有一位居士的女兒,要去加拿大留學,那個住宿的地方,是一座百年的建築,聽說那棟房子曾經鬧鬼,她非常緊張,問了她父親應該要怎麼辦。她父親就把他自己,所寫的一幅金剛經塔,讓女兒帶到加拿大,去作為鎮宅之寶。

一個月後,她女兒就告訴他的父親,真的非常神奇,當她拿出金剛經塔的時候,隔壁的鄰居是巴基斯坦人,來幫他把這個塔掛在客廳。

這個巴基斯坦人非常的歡喜,他說他的太太是韓國人,他也有一幅金剛經塔。他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祝福,有一股神祕的力量,在不同的國度,竟然都流通著金剛金塔。在那一瞬間,他們感覺到心的交流。

智慧的信仰是超越人種,超越地域,超越不同的身份,以及不同的膚色。自從掛上這幅塔之後,她也感覺這棟房子,不再像過去的感受一樣,心裡面增加一股力量,住的安心,學習也沒有任何的障礙。

一個不認識中文字的人,看到這一幅經這一幅搭,她到底看到的是什麼?天、人、阿修羅,他看的是這個字的字體,是楷書、是隸書、是篆體嗎?還是看到佛陀在為這個世間,宣說大法呢?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所以這就是能夠潔穢邦而成淨土,這個娑婆可以轉換成清淨的國土。

希望大眾一起來共同努力,共同來發心,千人寫經,百萬造塔,需要大眾一起來護持。

這一分〈持經功德分〉,就來告訴大眾,我們現在所有的點點滴滴的發心,都是非常的殊勝而且珍貴,我們要把這樣的殊勝跟珍貴,這樣的法喜,來繼續推廣,讓更多的人可以同霑法益。

今天來開示至此功德圓滿。阿彌陀佛。

今日與各位菩薩分享金剛經寫禪的第21堂課,阿彌陀佛。

(精彩回顧:金剛經寫禪的第20堂課


金剛經塔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金剛經大乘佛教的經書介紹
圓覺文教基金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國立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什麼是《金剛經》?
佛光山資訊中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金剛經之研究
全國宗教資訊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法界佛教總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金剛經第14講
國家教育研究院:金剛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金剛經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金剛經》根機之研究

金剛經塔不可思議
金剛經塔不可思議

金剛經寫禪的第21堂課,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見輝法師開示

著作權由「金剛經塔-不可思議」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其他人正在看...
最新文章

希望大家能夠透過寫經,把自己的自性靈山的這一座佛塔建立起來。

啓發自己生命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