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寫禪的第25堂課,《金剛經》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見輝法師開示

金剛經寫禪的第25堂課
目錄

金剛經寫禪的第25堂課

諸位知識,諸位居士,這支香-金剛經寫禪的第25堂課我們繼續談金剛經》〈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這一分是延續前面〈一體同觀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住心無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體悟這個道理之後,佛陀就再一次問須菩提如果有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 以是因緣」 – 三心了不可得人空法空空空的智慧為用,成就內心之不住相
  • 因 – 以三心了不可得為因
  • 緣 – 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緣

這裡強調四個字,「以是因緣」,以什麼因緣呢?就是以前面第十八分,所體悟到的道理:三心不可得,人空、法空、空空的道理來行布施,這樣的福德多嗎?須菩提回答:「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住心無住 – 第四分,不住六塵之心外境界相。

金剛經》〈妙行無住分第四〉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果契悟空性的道理,所得到的福德是甚多。這個甚多有多多呢?第四分〈妙行無住分〉就談到這件事情。佛陀說如果我們用無所得的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的心來行布施,所得到的福德,就像東方虛空,西方虛空,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一般無量無邊。

不住相行布施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因為修福德的心,如果以不執著、不住之心來行布施,才能夠破除住相布施的缺失。所以佛陀的結論講:「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福德視心量而定

這段的經文,不是在比較用七寶布施的功德,還是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哪一項的福德比較多。這一個地方直接舉例,同樣是行財布施,以七寶來布施,只要你的心能夠提升,不住相行布施,得到的效應是無量無邊。所以不是做什麼事,修什麼法,而是用什麼在做事、行法。

在這裡,延續前面第十八分講的「一體同觀」,同樣面對三千大千世界,凡夫的肉眼,看到的處處都是障礙;天人的天眼所見,雖然是通達,依然還是在三界內;

羅漢獨具慧眼,能夠了達空性,但是他的廣度不夠,還有微細的塵沙惑未除;菩薩通達萬法,具有千百億化身的法眼佛眼如千日,佛光普照,無處不通達。

佛眼 – 眾生、諸法平等

《華嚴經》卷第五十一

「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佛眼來看待這個世間,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境呢?三千年前,菩提樹下佛陀成道證果,講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在佛的眼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佛的心沒有我執、我見,就是諸法平等。諸法平等是什麼?諸法平等就是,所有的眾生,不管你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男、是女,是美、是醜,是貧、是富,你都具有成佛的潛質,你都可以有成佛的機會。

肉眼 – 我執、我見

但是眾生的肉眼,看出來的為什麼都是障礙呢?因為大眾在看人,就是憑著自己的好惡,而產生相應跟不相應。所以不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而是因為我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我執、我見的眼鏡在看待這個世間。

用這種心來行布施,來修一切法,甚至於為人演說,所得到的效應,跟用佛的心來為人演說,哪一個較多?

佛陀在累生累劫的修行中,割肉餵鷹,捨身飼虎,國城妻子都可以布施,他也是行財布施,但是因為他用的是佛的心,不執著的心,所以同樣是財布施,卻成為無上的法供養。

所以不是遇人不淑,或者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而是我們用什麼心來面對。如果我們的意能夠如是如是,這就是在在處處,都能夠自在的秘訣。

「以是因緣」 – 三心了不可得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所以這裡談到,「以是因緣」,什麼樣的因緣呢?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取捨,你所體悟到的實相,你所看到的世界,才是最廣博的。所以在這裡,佛陀就再一次來強調:「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德山宣鑑禪師~棒打天下衲子

《五燈會元》

唐代禪僧。劍南(四川)人,俗姓周。法名宣鑑。年少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精究律藏,於大小乘諸經貫通旨趣,因常講金剛般若經,時人美稱為周金剛。

唐朝有一位德山宣鑒禪師,俗姓周,幼年出家,他精研戒律,對於大小乘諸經所說道理,皆能貫通旨趣,因他擅長講解金剛經,所以他有周金剛之美譽。

嘗謂同學曰:「一毛吞海,海性無虧。纖芥投鋒,鋒利不動。學與無學,唯我知焉。」

禪師曾經跟他的同學說「一毛吞海,海性無虧。纖芥投鋒,鋒利不動。學與無學,唯我知焉。」

意思就是他已經明白所有實相的道理,對於有學、無學,成道證果的聖人之境,只有我能夠通達。如此的狂妄,如此的傲慢,他的內心覺得,普天之下應該很少有人,能夠像自己如此的通達。

後聞盛張於南方之禪法,倡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與所學不相類,不平曰:「出家兒千劫學佛威儀,萬劫學佛細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當摟其窟穴,滅其種類,以報佛恩。」遂欲與彼等辯難,圖息其說。

後來他聽說南方弘揚禪宗的頓悟法門,不像自己所學的經教基礎,他就憤憤不平的說:「出家兒千劫學佛威儀,萬劫學佛細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當摟其窟穴,滅其種類,以報佛恩。」所以擔起自己注疏《金剛經》《青龍疏鈔》,離開四川就向南而去。

婆子點心

乃攜金剛經疏鈔出蜀,至澧陽路上,見一婆子賣餅,因息肩買餅點心。婆指擔曰:「這箇是甚麼文字?」師曰:「青龍疏鈔。」婆曰:「講何經?」師曰:「金剛經。」

在往南方途,德山禪師遇見一位在路邊賣餅的老婆婆,便卸下擔子想買點心充飢。老婆婆指著擔子問:「這個是什麼?」德山禪師回答:「青龍疏鈔。」老婆婆問:「講的是什麼經?」禪師回答:「金剛經。」

婆曰:「我有一問,你若答得,施與點心。若答不得,且別處去。

老婆婆便問:「您這麼會講金剛經,那我有一個問題,您若答得出來,就供養您點心;若答不出來,到別處去。」德山禪師想,一個老婆婆也自以為懂金剛經,心裡面很不以為然,但是還是很客氣的,請婆婆直說無妨。

金剛經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審上座點那箇心?」師無語,遂往龍潭,至澧陽參謁龍潭信禪師。

老婆婆問:「金剛經裡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上座點的是那個心?」

德山禪師研究金剛經一輩子,閱經無數,卻面對老婆婆的一個簡單的問題,當下無言以對。於是他放下了自以為是,向老婆婆請益:「請問老婆婆的師父是誰,我可否去向婆婆的師父請法?」婆婆介紹他去參謁龍潭崇信禪師

見燭吹滅 豁然大悟

初至法堂曰:「久嚮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潭引身曰:「子親到龍潭。」師無語,遂棲止焉。

德山禪師來到龍潭崇信禪師的道場,一進法堂便說:「久嚮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龍潭禪師引身說道:「子親至龍潭。」德山禪師聽聞這一句禪語,但並不能夠領悟要旨,於是留在龍潭禪師的座下參學。

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

一晚,德山禪師侍立在龍潭禪師的身邊,龍潭禪師說:「夜深了,何不回去休息?」德山禪師向龍潭禪師問訊,轉身便往外走。剛走出去又退回來說:「外面天黑。」

潭點紙燭度與師。師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豁然頓悟,便禮拜。

龍潭禪師點了一支紙燭,遞給德山禪師,德山禪師正準備接手,說時遲那時快,龍潭禪師立刻將紙燭吹滅。問他是什麼,當下德山禪師豁然大悟,便朝龍潭禪師禮拜。

潭曰:「子見箇甚麼?」師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

龍潭禪師問:「你悟到什麼?」德山禪師回答:「從今以後,更不懷疑天下老和尚的舌頭。」

至來日,龍潭陞座,謂眾曰:「可中有箇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去在!」

次日,龍潭禪師陞座向大眾說:「可中有箇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去在!」簡單來說,龍潭禪師向大眾宣布,德山禪師已經悟道了,他將闡揚禪宗心法。

師將疏鈔堆法堂前,舉火炬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於是禮辭,直抵溈山。

德山禪師聽完,即將他所註疏的青龍疏鈔堆在法堂前,舉起火炬說:「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說完點火就將疏鈔燒燬。

德山禪師悟到什麼?德山禪師的這個舉止,表明他過去讀經,但是執著於自己對於經典的理解。當自己對於自己所學,或者是自己的經驗產生執著,產生自以為是的想法,仗勢著自己的學富五車,博學多聞,反而沒有辦法真正透達真義。

這就好像他遇到老婆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問他買的點心,點的是哪一心。婆婆一個簡單的問話,提醒他修行不在於雄辯,修行的重點,是要能夠通達經典的道理。所有的經,猶如標月之指,我們應該是透過經來明心,而不是直指為月。

讀了經要更明白自己的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果真正通達這個道理,回到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你就會達到這第十九分所談的〈法界通化〉,在法界當中,你就能夠通達無礙,自在的化度。

金剛經寫禪的第25堂課
金剛經寫禪的第25堂課,《金剛經》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見輝法師開示

隨緣盡份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就跟世尊說:「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因為懂得隨緣盡份的道理,所以隨捻一法即是佛法,做什麼事都是功德。真正明白了這念心,就可以產生無量無邊的效用,因為不再汲汲營營於累積,不再為了一較長短而積功累德,只為了這一切的因緣,不過就是本分之事。

德山禪師體悟的第一個階段,聽到婆子點心,所以先放下自我的傲慢,虛心求教,才迎來他真正開悟的因緣。

龍潭崇信禪師藉由燈的明暗,讓他悟到能見的是,而不是明或者是暗。明暗只是色塵的差別,能見的心,明中能見,暗中亦能見,始終沒有分別。眾生的心亦是如此,成佛作主也是這一念心,墮落輪迴還是這念心。

挑水給誰喝

《人天眼目》卷四

「溈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從。爾欲喫飯,我便捧羹;爾欲渡江,我便撐船;隔山見煙,便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

這唐朝的溈山老人,建立了溈仰宗。溈仰宗的家風,是父慈子孝,上令下從。爾欲喫飯,我便捧羹;爾欲渡江,我便撐船。」他的家風很親切,都在日常生活當中,眾人相處當中,來成就自己的大事因緣。

唐朝宰相裴休,他知道溈仰宗的家風,於是就送他的兒子,到溈山老人那個裡出家。溈山老人收了這個徒弟,要求他每天為常住挑水,鍛鍊鍛錬,磨練磨練。

裴休的兒子原來是一位秀才,從來沒有做過家事,所以挑個水,從山下挑到山上,這水就剩下半桶,所以別人挑個三趟,他卻要來來回回多了兩倍的次數,心裡著實苦不堪言。

「三心未了,滴水難消,一念真誠,斗金易化。」

有一天,一邊挑著水一邊就在發牢騷,他說:「和尚喝水秀才挑,縱然喝了也難消。」結果沒想到,突然溈山老人從旁邊跳了出來,回答:「老僧一打坐,能消萬石糧。」他嚇了一跳,心裡面想,師父有神通,他竟然知道我的心裡不舒服,嚇了一大跳,從此打消他的妄想。

在寺廟的齋堂門口,常常有一副對聯:「三心未了,滴水難消,一念真誠,斗金易化。」如果我們有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種種的執念,種種的放不下,當然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所有的恩德,你都難以消化,乃自於一滴水,你都沒有辦法消受。

福德本性空寂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就像斐休的兒子,秀才這麼高貴的身份,來挑水給和尚喝,喝了看你怎麼消化!但是修行的人,契悟了自己當下這一念心,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當下無念無住生滅心滅,菩提心現前。

如果一念真誠心,明白自己的本心本性,即使是斗金,也能夠消化得了。所以歸根結底,就是我們能不能夠明白,福德的本質是空性

第十九分最後就講:「若福德有實,如來不會說得到福德,也不會說很多,因為福德本性空寂,所以你所得的福德,才是真的多。

這金剛經的妙用,真的是無窮,也希望大眾,我們現在聽聞金剛經,了解佛法的道理,了解經典的道理,有時候難免會心生傲慢,覺得現在自己已經得到金剛經的精髓,已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

再回頭看到這個世間,一切放不下的人,還有我相、我執的人,難免自己心裡面,就會產生分別,有時候還會很感嘆,為什麼眾人皆睡我獨醒。

藉境練心,以事顯理

有這種心態的人,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悟道。既然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以為三心了不可得的意思,就是讓我們什麼都不要做,什麼都不要執著;

但是事實上,要真正知道自己是否執著,不是什麼都不做,而藉境練心,要修六度萬行因事而顯理,才能夠真的知道,是不是達到無礙。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罣無礙,若不明白此理,雖然能夠說得天花亂墜,也沒有辦法真實受用。

「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湖南有一位老修行人,在大眾會下住了很多個時候,度量很寬,待人厚道,常常勸人放下放下。有人問他,你這樣勸人教人,那你自己做到沒有?他說:我在三十年前,就已經斷了無明,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後來覺得在大眾會下,還是有一些不自在,所以就一個人跑到深山,去住茅蓬。這回獨宿孤峰,無人來往,自由自在,以為從此就真的沒有煩惱。誰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聽到門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鬧鬧的說:這裡有一座廟,我們去裡面看看。

有的說不要動修行人的念頭,「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又有人說既然是修行人,那念頭是不會動的。後來所有的牧童都跑進去了,就看到這個老修行坐在蒲團上,沒有理會他們,他們就東翻翻西找找,鬧個不休,老修行始終不動,也不出聲。

牧童們就以為他是不是死了,搖他他也不動,摸他他也不動,但是身上似乎還有暖氣,所以就有人講:他一定是入定了。另外的人說:我不相信。

於是就有一個小朋友,有一個牧童就拿一根草,去挑他的腿,老修行人還是不動,挑他的手也不動,挑他的肚臍也不動,挑他的耳朵也不動;挑他的鼻孔,這時候老修行忍不住,打了個噴嚏,大駡說:打死你這般小雜種。

這個時候,天空傳來觀世音菩薩的聲音說:你三十年前不是已經斷了無明了嗎,怎麼今天還放不下呢?可知「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轉真不容易。

世事塵勞常罣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憨山大師《費閒歌》

「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憨山大師《費閒歌》:「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罣礙,深山靜坐也徒然。」我們改修行,如果不下一番苦心,口常說空,行在有中,是於事無補的。

藉由發菩提心,離相行菩薩道。

所以修行的功夫要落實,藉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一步一步的把塵勞給退卻。修一切善法,而不執著一切善,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的心,「以是因緣」得到的福德,會如虛空般無量無邊,這就是這一分所談的重點。

佛的眼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我們的眼中有分別,有高低,自視甚高,我們就要反省檢討到,這個微細的執念。如果能夠發現自己的盲點,一關一關的突破,從我執法執,到最後也不執著,就真正的明白金剛經的精髓。

在寫經的當下,放下分別的念頭,能寫的心和所寫的字,以及佛陀的教法,合而為一,無雜念、無妄念,無能寫之人,無所寫之法,在實相的境界當中,就是最殊勝的金剛般若會上。時間不多,我們繼續開始寫經。

今天的開示至此功德圓滿。阿彌陀佛。

今日與各位菩薩分享金剛經寫禪的第25堂課,阿彌陀佛。

(精彩回顧:金剛經寫禪的第24堂課


金剛經塔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金剛經大乘佛教的經書介紹
圓覺文教基金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國立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什麼是《金剛經》?
佛光山資訊中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金剛經之研究
全國宗教資訊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法界佛教總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金剛經第14講
國家教育研究院:金剛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金剛經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金剛經》根機之研究

金剛經寫禪的第25堂課
金剛經寫禪的第25堂課,《金剛經》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見輝法師開示

著作權由「金剛經塔-不可思議」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其他人正在看...
最新文章

希望大家能夠透過寫經,把自己的自性靈山的這一座佛塔建立起來。

啓發自己生命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