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寫禪的第7堂課, 妙行無住分第四上,見輝師父開示

金剛經寫禪的第7堂課
目錄

金剛經寫禪的第7堂課

諸位知識諸位居士,今天我們繼續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 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妙行無住分第四 – 修行入手處:布施

〈妙行無住分〉,是回答「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其中第一個問題:菩薩摩訶薩云何應住。在這一分,佛陀回答:「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提示修行的入手處,要從布施開始來行。

布施,應無所住

這一分的重點有兩個:一個叫做布施,一個是布施的時候,應無所住,就可以成就最圓滿的波羅蜜的功德。

安住在布施

彌勒菩薩偈曰:「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

有人說,金剛經不是在講般若波羅蜜嗎,爲什麼會談到布施?彌勒菩薩對於這一分,作了一個總攝的偈語:「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修行要能夠安住在布施,這個布施的深意,包括六波羅蜜,如果布施修得好,等於圓滿六波羅蜜。

布施定義:財布施

布施分成三個層次: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所謂財布施,有外財的布施,內財的布施。外財就包括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衣食住行的提供,乃至於金錢的供養,這個都是財布施。內財包括捐血、心肝脾肺腎,甚至於我們來當志工,來協助搬桌椅,來協助招呼大衆,把自己的時間,布施出來爲大衆服務,這個就是一種內財的布施。

如果我們有一些專長,譬如說我們會開車,我們會煮飯,我們會電腦,我們會設計,我們會藝術,這些都是屬於自己個人的資財,所以供養這個個人的資財,屬於內財的供養。

布施定義:法布施

再來,法布施。在華嚴經裡面,教我們爲法忘軀,求法若渴,這個就是最好的法布施;乃至於有他人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很彷徨很猶豫,你給他介紹,我們有這個金剛經寫禪班,我們有佛法可以學習,我們線上有共修,還有很多的佛經可以解惑,甚至於我們的一句一偈,乃至於一聲的問候,一個微笑,或者是一句開導,一句安慰,就可以讓人心開意解,這個都是法布施。

所有的供養,所有的布施當中,法供養是最殊勝的,可以讓一個人轉凡成聖,可以讓一個人從黑暗走向光明。

布施定義:無畏布施

再來,第三個布施叫做無畏布施。菩薩慈悲,在苦難當中撫慰著人心,往往我們遇到人生的挫折,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安慰,我們需要從痛苦,從人生的谷底重生的勇氣,我們需要面對失敗,面對人生的跌倒,能夠再一次爬起來,繼續堅持向前行的力量。菩薩往往在關鍵時刻,給予我們勇氣,這個叫做無畏施。

「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燭,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燄燄火宅中,三寶為雨澤。」

今生遇到佛、法、僧三寶,是我們無量的福德,是我們多生累劫的善根因緣成就,所以我們來學習佛法,得到佛法的滋潤與引導,我們要再把這一份的清涼,供養給一切大衆,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接引更多有緣人,讓大衆能夠得到三寶的廣大護念,這個就是一個非常殊勝的無畏施。

應無所住心行布施

既然你要修布施,要用什麼心態?他講:「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色、聲、香、味、觸、法,是所謂的六塵境界。

不住色布施

菩薩修布施的時候,第一件事情:不住色布施。色塵包括青、黃、赤、白、黑,相貌形狀。如果所有的美景大衆一起同享,所有的地方最美的,我們不要佔為己有,這就是佛國淨土。

阿彌陀佛淨土

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在阿彌陀佛的國度裡面有如此的描述:黃金爲地,琉璃為池,七寶行樹。這是世間最美的地方。在經典裡面就講,只要你願意去阿彌陀佛的淨土,只要稱念他的名號,你就念他的名字,乃至十念,你就可以歡迎光臨。

布施捨慳貪

菩薩要改造這個世界,先從布施開始來逆向操作。布施就是一個捨,把慳貪的心給捨掉。我們看到色、身、香、味、觸、法,六塵,產生的是佔有的心,如果我們有一個布施的念頭,就是逆反我們的佔有的心,這樣的修行慢慢就會圓滿,讓我們的心達到自在。
「面上無瞋是供養,口裡無瞋出妙香;心上無瞋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

無著文喜禪師:前三三,後三三

《五燈會元》卷第九(杭州無著文喜禪師)

師直往五臺山華嚴寺,至金剛窟禮謁,遇一老翁牽牛而行,邀師入寺。翁呼均提,有童子應聲出迎。翁縱牛,引師陞堂。堂宇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繡墩命坐。

無著文喜禪師是唐代著名的禪師,他七歲出家,四處參訪善知識,在參訪五臺山的時候,得到文殊菩薩示現爲其指點迷津。文喜禪師前往五臺山華嚴寺,在後山金剛窟禮拜之時,遇到一位老翁牽牛而行,邀請他進入寺院。老翁帶著他到門口,呼喚均提,一位童子聞聲出來迎接。

感嘆末法比丘。少奉戒律。

翁曰:「近自何來?」「師曰:「南方。」
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師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

龍蛇混雜,凡聖同居

翁曰:「多少眾?」師曰:「或三百,或五百。」
師卻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龍蛇混雜,凡聖同居。」

老翁就問:住有多少人?文喜回答,或300或500。文喜禪師反問老翁:「此間佛法如何住持?」老翁回答:「龍蛇混雜,凡聖同居。」

這句話點出北方的佛法的情況,是龍蛇混雜,凡聖同居。其實也在提點文喜,如果你知道這個世界,在凡人的地方有聖賢隱居,那麼我們其實不應該用凡夫之見,來看待修行之人,除非我們有智慧,你才能夠分辨到底誰才是真修行。

文喜剛剛對於南方修行人的評價,是充滿負面的評論,老翁現在告訴他,不只是南方,北方也是如此混雜,只是你能不能夠辨識得出,誰是真修行人。

前三三,後三三

師曰:「多少眾?」翁曰:「前三三,後三三。」翁呼童子致茶。并進酥酪。師納其味。心意豁然。

接下來文喜又問:有多少眾呢?老翁回答:「前三三,後三三。」說完老翁便呼童子上茶,上酥酪點心。

尋常將甚麼喫茶

翁拈起玻璃盞。問曰:「南方還有這箇否?」師曰:「無。」
翁曰:「尋常將甚麼喫茶?」師無對。

文喜禪師品嚐著茶和點心,頓感心意豁然。老翁拈起玻璃盞,又問:南方還有這個否?文喜禪師說:沒有。老翁進一步問:「尋常將甚麼喫茶?」平常拿什麼來吃茶?文喜禪師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句話有禪機。

趙州老人吃茶去

過去趙州老人喜歡請人喝茶,不管誰來參訪,是老參還是新學,他總是請來訪的學人吃茶去。有一天院主請示趙州老人,爲什麼不管是誰,師父您都叫他吃茶去呢?老人回頭看了他一眼,說:座主,你也吃茶去吧!

用何心面對境

吃的是茶,是香片還是烏龍,吃的是春茶還是老茶?是茶的問題,還是吃茶的這一念心,你用什麼心吃茶?同樣的,我們在寫經,有人寫的是楷書,有人寫的是篆體。不是楷書,不是篆體,也不是毛筆,是你用什麼心來寫這一部經。這一切的色、聲、香、味、觸,這都是境,你用什麼心來面對這一切的境。

每天來來去去的這一些人,有人能夠順你的意,有人入你的眼,但是總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時候你該如何自處?

某甲無執心

師睹日色稍晚。遂問翁:「擬投一宿得否?」翁曰:「汝有執心在,不得宿。」師曰:「某甲無執心。」

心平何勞持戒

文喜禪師在面對老翁的問話,不知如何籌對,這時候天色漸晚,文喜禪師便問老翁,我可否在這個地方掛單一宿,老翁說:你還有執心在,不得宿。已經下逐客令,文喜禪師還不放棄,他說:「某甲無執心。」我沒有執著。

翁曰:「汝曾受戒否?」師曰:「受戒久矣。」翁曰:「汝若無執心。何用受戒?」師辭退。

老翁問:你受戒嗎?文喜禪師回答:受戒受很久了。老翁就問:你如果沒有執著的心,何用受戒呢?文喜禪師一聽,不得不告辭。

這一段對話很容易會產生誤解,是不是受戒的人代表他有執著。很多人說我沒有執著,所以我不要受五戒,受戒的人、持戒的人都是很執著。

六祖大師講:「心平何勞持戒。」我們要問的是你的心平的嗎?如果不平,不妨礙用戒律,讓自己的心可以平,你的心平了,自然而然戒律就拘束我們不得。

金剛經影音集003【大智度論】選讀,結集經典因緣 見輝法師主講

戒除自心的執念

文喜禪師前面在解讀南方的末法比丘,就是以戒律來做評斷的標準,戒律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是否執著,而不是用外顯的行爲,來判斷你是否真的是一個持戒之人,所以真正的戒,是戒除自心的執念的戒。

前三三,後三三,是多少?

翁令童子相送,師問童子:「前三三,後三三,是多少?」童召,大德。師應諾。童曰:「是多少?」師復問曰:「此為何處?」童曰:「此金剛窟般若寺也。」

於是老翁便令童子送文喜禪師出寺。在路上,文喜禪師就問均提童子,請問剛才講的前三三後三三,到底是多少?童子突然叫了文喜禪師一聲:大德,文喜禪師應諾,童子問:是多少?可惜在這個禪語當中,文喜禪師還是沒有辦法理解,問童子:此爲何處?童子回答:此是金剛窟般若寺也。

面上無瞋供養具,口裡無瞋吐妙香,心裡無瞋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

師悽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不可再見,即稽首童子,願乞一言為別。童說偈曰:「面上無瞋供養具,口裡無瞋吐妙香,心裡無瞋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言訖。均提與寺俱隱。

文喜禪師一聽,突然明白原來那位老翁就是文殊菩薩,回頭再找那位老翁已經不可得。文喜就向童子稽首,希望均提童子可以給他一句開示。童子就說了一偈,這一偈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講,都非常好的一段偈語:

「面上無瞋供養具,口裡無瞋吐妙香,心裡無瞋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說完童子均提,便於寺廟突然都不見了。擡頭一看,只見天空五色祥雲中,文殊菩薩乘著金色獅子,一下子就隱沒不見。

「面上無瞋供養具,口裡無瞋吐妙香,心裡無瞋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

修布施不用大富大貴,我們的身、口、意,就是最好的布施的工具,臉部的表情每天都和顏悅色,每天都用自己最莊嚴的外相,微笑來供養一切大衆,這是最殊勝的供養。

嘴巴可以講出好話,也可以挑撥離間,口業有四過,但是也是無量的功德。佛陀說法可以度無量無邊的衆生,隨類各得解,是爲廣長舌相。我們少了一個廣字變成長舌,如果我們從自己的口業去練習,能夠吐妙香,那麼就是功德無量。所以「口裡無瞋吐妙香,心中無瞋」是真正的珍寶。

娑婆世界修行

《無量壽經》如貧得寶第三十七:「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我們要知道,修行的法喜,要能夠真正的滲透到我們的心靈,真正的成爲我們快樂的來源,我們不要求一切的境界,面對好的境界、壞的境界,你只要記得菩薩教我們:「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把它捨出去,把它放生,把它布施,這樣我們慢慢的碰到境界,就可以超越它,可以不受境的控制。好的境界不生貪著,惡的境界也不生煩惱,這其實是最殊勝的布施。

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布施裡面,要包含持戒、包含忍辱、包含精進,也要有大禪定,甚至於大智慧。所以一個布施的這個法門,包括六波羅蜜,我們要讓這個修行,實際上從身、口、意,每天的發生當中,可以變成日常的習慣,隨時念念都在道上,念念都不執著,念念都在反照自心:「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也希望大衆,我們學習到寫金剛經的這一念心,用般若智慧來過生活,最重要的入手處,就是要懂得捨得,懂得布施,布施到最後把煩惱、把我見、把對立,把過去的痛苦,通通都把它給捨出去,自然而然就會得到大自在。

云何應住入手之處: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不要小看這一個法門容易修,也容易圓滿。既然容易,我們就要讓它變成習慣。每天我們都要練習:「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個就是云何應住的最佳入手之處。

安住清淨自性

也希望大衆,我們在寫金剛經的時候,也要用這種布施的心,用一種不執著的心,安住在清淨的自性,安住在當下在念心,不爲了色,不爲聲、香、味、觸、法,而只爲了發菩提心,成就無上的智慧來寫這一部經。

今日與各位菩薩分享的金剛經寫禪的第7堂課,阿彌陀佛。

(精彩回顧:金剛經寫禪的第6堂課


金剛經塔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金剛經大乘佛教的經書介紹
圓覺文教基金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國立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什麼是《金剛經》?
佛光山資訊中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金剛經之研究
全國宗教資訊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法界佛教總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金剛經第14講
國家教育研究院:金剛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金剛經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金剛經》根機之研究

金剛經寫禪的第7堂課
金剛經寫禪的第7堂課

著作權由「金剛經塔-不可思議」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其他人正在看...
最新文章

希望大家能夠透過寫經,把自己的自性靈山的這一座佛塔建立起來。

啓發自己生命的新境界。